分享悬挂画框的力厂技巧
1、从顶线向下悬挂
在楼梯间悬挂画框可以把无趣的家优空间变成家里的美术馆,也可以在家里的重庆字画制实质选择任何地方划条顶线,以此整理悬挂好一组国画框。框定
2、力厂灵活布置
想不断变换新造型和组合?那就安装个隔板吧!然后你就可以随意在隔板上面添加相框或画框咯,家优改变和重新布置都不再需要到锤子和钉子咯!
3、重庆字画制实质选择挂在不同寻常的框定地方
没有足够大的墙面空间?没有关系,那就试着利用一些意想不到的力厂角落吧!例如狭窄的前面,在那里悬挂物品,家优不仅让房间看上去更加漂亮,重庆字画制实质选择也大化利用了空间。框定
4、力厂选择大幅画作
悬挂大幅画非常容易令人印象深刻,不仅烘托出大空间,而且画作的主题更会让整个房间熠熠生辉。
5、把前面变成您的剪贴簿
如果把墙面变成你的剪贴簿,就可以每天看到自己喜爱的物品了,可以是组合画框或者其他各种物品,迸发无数灵感,创造出美丽的 外观。
6、柔和空间细节
建筑空间中的硬线条,比如门和家具,也可以作为设计的参考线。悬挂画框或者贴上装饰贴纸,可令建筑空间变柔和。
7、巧妙应用底线
在墙面空间的底线划一条直线,在这之上组合和布置大量画框作品,注意要以底线为界,向上和向两边铺开
软裱 和中国的传统字画装裱方法一样,直接裱在特殊的纸上。 特点:携带方便,便于运输,宜于收藏,无论大小都可卷起来收于特制的筒中。 刺绣时要求针角短,做工需要特别精细。主要缺点是容易受天气潮湿干澡影响而收 缩变形,在装裱过程中需要用水先把绣品浸湿,刺绣时用的丝线具有一定的光泽度, 浸水后容易使丝线失去光泽,从而影响绣品的色彩。装裱时间长,需要一周左右。
字画装裱艺术是我国古代宝贵的艺术遗产之一。它是伴随我国书画艺术而发展起来的别具一格的特技工艺,历史悠然,技艺精湛,正是有了字画装裱艺术,方使我国历代书画艺术珍品得以装潢镶裱,珍藏永远。 其主要包括对纸绢质地的书法、绘画的托裱、装潢,古旧字画的去污、揭补等等。过去有的称这些工作为“装褫”、“装潢”、“装池”,有的叫“裱褙”、“裱画”、“书画装裱”、“字画装裱”,也有的称之为“装禙裱轴”。
国画装裱完成后做展示用,可用木线制作成画框。国画框大多是圆角形式的框,一般为纯手工制作,增加作品古朴、中国风的感觉。国画装裱装框一般都需要用卡纸盖边,玻璃覆盖画框正面,背板垫于作品背面,用射钉枪进行固定。
圆角框保养的小技巧 1、轻拿轻放,注意不要碰伤; 2、圆角框所挂的位置不能被太阳直射或受潮; 3、圆角框除了可以挂在墙上外,还可以置于画架上,看起来会更加别具一格; 4、圆角框表面有灰尘或脏污,只需用柔软的湿毛巾拧干擦拭即可,但不能用过湿的布帕擦拭。
十字绣布的规格有很多种,格子的大小也不同:
9ct是说一英寸(2.54厘米)有 9个格子,一般用6股线(或4股线)绣,3股线勾边,20号针绣;
11ct是说一英寸有11个格子,一般用4股线(或3股线)绣,2股线勾边,22号针绣;
14ct是说一英寸有14个格子,一般用2股线绣,1股线勾边,24号针绣;
18ct是说一英寸有18个格子,一般用2股线绣,1股线勾边,26号针绣。
(饱满绣法:9ct布用6股线绣,11ct布用4股线绣;稀疏绣法:9ct布用4股线绣,11ct布用3股线绣)
还有可选用的工具:绣架、绷子、绕线板、小剪刀、拆线器等。
画框的制作工艺:画框有三分画,七分框之说
我国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,关于字画的文化知识那是很丰厚的,其中字画装裱中就有很多的讲究。
画框,一般指绘画作品的具有装饰作用的边框,画谚中有所谓“三分画,七分框”的说法。这是说对于绘画作品来讲,边框的包装、衬托和装饰作用的重要性。一件作品没有边框的装饰,无论是物质的还是观念上的边框都是不完整的,其品位和价值,除了决定于作品本身的内在品质之外,与之相配的画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,作品的后完成,或作品的完整性,往往是在后套上了画框或经装裱,或经安装并进入某种关系的框架之后才显示出来的。而且不同的作品内容,作品风格以及作品类型,与边框风格、类型以及颜色的关系都大可讲究。
一般画家都曾有这样的经验,一件本不太起眼的作品,一经套入合适的画框,挂上墙壁,放入展厅或某个特定的场合和环境,从一定程度上就成为可以入目的东西;而一件好作品若再衬以合适的画框,或加以精彩的装裱、布置,则会显得更加增色,使之从它的背景中凸现、分离出来,也正是在这种时候,作品才完整地发挥出它作为人的精神产品的功能;有时候我们把一个空的画框往某个场景随便一搁,往往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奇迹,那原本属于现场,而现在己被画框划分出来的那一部分,立即就会在我们基于形式意味的丰富积淀的眼睛中,闪现出艺术的光彩;而在另外的时候和场合,我们又会被一个现成的画框直接导入一种审美状态,使我们置身于某种审美关系之中。也就是说,这时的画框已不再是,或不仅仅是某个画境的边框,它本身就直接唤起了我们内在的形式感。